首页> 多党合作 > 建言献策
九三学社新疆区委会关于建立农村清洁、工程长效实施机制的建议
2016-01-18 17:53 来自: 统战部

  2011年以来自治区通过农村连片整治项目实施,建成了一批水源地保护、生活垃圾转运、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粪便处置设施,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。当前这种自上而下主要依靠财政临时投入,试点式实施的清洁工程缺乏可持续性,无法保证建成项目得到有效维护和持续改善。

  一、主要问题

  1、农业源污染逐年加重。目前我区使用地膜面积年均在3500万亩左右,计划“十二五”末达到4500万亩。全区每年地膜总用量达15万吨,平均每亩耕地残膜量为16.88公斤,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—5倍。滥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更为严重,2013年全区使用化肥量约400万吨左右,是10年前年使用量的3.5—4倍;全区使用农药5108吨,是10年前年使用量的3.8倍。各类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较低,90%采用粉碎直接还田方式,这些都直接威胁到城乡居民的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安全,也影响到现有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质量和效益。

  2、生活垃圾随意乱丢,生活污水无序排放。由于没有排污管道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,大部分农户的生活污水采用渗坑处理或是直接倒进路边;生活垃圾基本没有分类,较分散偏远农村的生活垃圾基本是随意堆放或丢弃。

  3、农村(牧区)公共基础设施薄弱。大部分基础设施陈旧,数量明显不足,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,无垃圾清运工具,无处理垃圾的专用场地,无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设施等等,严重制约了“农村清洁工程”的实施。

  4、实施“农村清洁工程”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,存在政出多门,没有形成政策及资金合力,制约了“农村清洁工程”整体作用的发挥和长效机制的建设。部分已建成的项目效益不高,甚至亏损,挫伤了企业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实施的积极性。

  5、农牧民文明生活理念还没有转变。广大农牧民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性认识不足,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,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。随意堆放生产废弃物、焚烧垃圾、秸秆现象比较普遍,庭院环境脏乱差还比较普遍。

  二、意见建议

  1、成立统一的组织机构,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力。建议由自治区党委、政府牵头,成立包括财政厅、水利厅、农业厅、住建厅、环保厅和援疆办等组成的领导小组,统筹使用各项惠农政策、涉农项目及涉农资金,各部门协调配合,推动我区农村清洁工程“长效机制建设。

  2、加大农村(牧区)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一是依据村镇规划,整体推进项目实施。建议结合“安居富民、定居兴牧”工程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,统筹规划项目实施,做好垃圾处理、污水排放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,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作为检查验收的重要内容,避免重地上、轻地下的做法,做到房屋建成一村,配套设施到位一村,扎实推进“农村清洁工程”。二是逐步形成政府引导、企业参与、各族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多元化投入方式,建立农村清洁工程的长效机制。以国家“以奖促治”项目资金为主,加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投入,拓宽资金渠道,整合涉农资金,引导社会资金参与,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制定优惠政策,鼓励和扶持企业参与涉农综合利用项目的科研攻关和生产经营。

  3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打造新疆绿色农副产品基地。一是修订完善地膜标准。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研究修订完善地膜生产、使用和回收标准体系,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地膜厚度、抗拉伸强度等影响地膜回收的关键指标。同时,将农膜列入全国农资打假重点工作,严格执法,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不达标地膜的企业,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废旧地膜回收难的问题;二是将地膜使用及回收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。为避免增加农民负担,财政部应研究制定财政补助政策,对农民使用回收地膜所增加的成本进行补贴,鼓励农民使用厚度利于回收利用的地膜代替超薄地膜。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。协调有关部门将地膜污染防治列入科技重点支持项目,建立农田残膜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。同时,加强农田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成果的转化应用。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科研攻关力度,提升综合利用水平,引进和鼓励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。

  4、尽快制定加快发展新疆绿色农副产品指导意见,打造新疆绿色农副产品基地。一是自治区尽快制定加快绿色农副产品发展的指导意见,引导我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发展;二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一批绿色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,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,发挥引领示范作用,促进我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;三是鼓励使用有机肥料代替化肥。给予有机肥生产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,提高有机肥的产量,在实现农村禽畜粪便无害化、资源化处理的同时,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。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,对使用有机肥料的农户进行适当补贴,提高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的积极性。

  5、加大宣传力度,大力提高农牧民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。在广大农牧区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,提高农牧民的思想认识。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,利用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宣传栏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,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。倡导移风易俗,树立“讲卫生光荣,不讲卫生可耻”的新风尚,引导村民“从小事抓起、从我做起”,养成不乱丢垃圾、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。在农牧区发展生产、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,大力推进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”,建设“美丽乡村(牧区)”进程,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。

编辑:侯倩
主办单位:365bet信誉怎么样     新ICP备16000115号-1
地址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健康路2号